服務熱線
13304113195
我國有色金屬銅、鋁、鉛、鋅、錳等礦產品的進口量居世界第一,對外依存度高。近年來,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,有利于降低對外依存度,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,推進我國“雙碳”目標落地。但受多重因素影響,有色金屬產業碳達峰、碳減排任務依然艱巨。
有色金屬行業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產業,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,也是我國工業領域碳排放的重點行業。2022年,工信部、發改委、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的《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間,有色金屬產業結構、用能結構明顯優化,低碳工藝研發應用取得重要進展,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%以上;“十五五”期間,有色金屬行業綠色低碳、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基本建立。
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,近年來,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快速發展,形成上下游貫通的完整產業鏈,單位產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但受產業規模大、用電結構依賴火電、減碳技術缺乏革命性突破、循環經濟體系不夠完善等影響,碳減排仍面臨挑戰。因此,發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意義重大。
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數據,每噸再生鉛的生產較原生鉛的生產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.94噸。2022年,我國再生鉛產量為285萬噸,以此測算,再生鉛比原生鉛全年降碳553萬噸。
雖然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污染物排放遠低于原生金屬,但國內大部分省份仍將再生有色金屬項目當作高耗能、高排放項目,限制再生有色金屬項目的新建、改擴建。
對此,全國人大代表、駱駝股份董事長劉長來建議,對再生有色金屬行業不納入“兩高”范圍。他說:“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與生產等量的原生金屬相比,至少節能1.44億噸標煤,節水96億立方米,減少固體廢物排放81.5億噸、二氧化硫排放250萬噸。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,再生有色金屬行業不再納入‘兩高’范圍,才能加快項目建設,滿足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,提高國際競爭力。
上一篇:亞洲最大鉛鋅礦得以開發!
下一篇:3號鋅合金的物理性